9月23日14時在計算中心406教室,由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趙忠山教授、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馬本和教授、音樂與舞蹈學院王維博士、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相龍烽副教授等4位教師組成的輔導團隊在智慧樹網技術人員的指導下,為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2015級的100余位學生開啟了《藝術與審美》課程的學習之旅。
《藝術與審美》課程是受教育部體衛(wèi)藝司的委托,由北京?學和智慧樹網共同策劃和制作的大規(guī)模在線開放課程(“慕課”)。我校自本學期起引入該門課程,試點組織學生學習,該課程成為我校引入的首門“慕課”。
《藝術與審美》課程是一門凝結了一批頂級學者心血、精心設計策劃、線上講授與線下討論結合、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的藝術通識學分課程。課程由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、北京大學資深教授、美學大師葉朗擔任學術總策劃,來自清華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中央美院、中國美院、天津音樂學院、北京舞蹈學院、深圳雕塑學院等8所大學的著名學者擔任主講,教學團隊堪稱頂級。課程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,學生的學習由在線自主學習、在線實時見面課、課堂輔導三個部分組成。課程涵蓋繪畫、雕塑、設計、音樂、電影、舞蹈等十大藝術門類。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藝術教養(yǎng)與審美素質,引導學生追求更有意義、更有價值、更有情趣的人生,引導學生擁有高遠的精神追求,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為教學目標,以從審美的角度講藝術,對藝術的理解處處指向人生,理解中國藝術、傳播中國文化、弘揚中國特色為設計原則。課程的推出,對提高學生美學教育、審美能力,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“弘揚中華美學精神”的號召,有著極好的推動作用。
近年來,大規(guī)模在線開放課程(“慕課”)等新型在線開放課程在世界范圍的迅速興起,進一步為學習者構建了多元化的自主學習環(huán)境,也促使教學方法、模式和教學管理體制機制發(fā)生變革,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發(fā)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(zhàn)。教育部密切關注其發(fā)展態(tài)勢,并于今年4月出臺了《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》(教高[2015]3號),鼓勵高校和社會參與者興利避害,共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在線開放課程體系和課程平臺,促進其在更新教育觀念、優(yōu)化教學方式、提高教育質量、推動教育改革等方面發(fā)揮更積極的作用。
該課程的試點,將為我校引入其它優(yōu)質“慕課”積累豐富的教學及管理經驗。今后,慕課(英文縮寫“MOOC”)、微課、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模式將逐步引入我校課堂教學,并通過引進和自主開發(fā)在線開放課程,推動我校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改革,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,實現優(yōu)質課程資源共享,實現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、以課堂教學為主向課內外結合、以結果評價為主向結果過程相結合評價的三大教學轉變。